谋划成人护理课程建设 助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发布者:护管学院发布时间:2022-05-27浏览次数:405

2021年护理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成人护理学》课程是护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其对学生未来职业能力的增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程自开设以来一直是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最大的专业课程,共256学时,连续三个学期开展教学,每年参与课程教学的教师多达近20名。该课程是以生命周期为轴线、以器官系统为基础设置的一门融合课程,主要讲授与成年期疾病和创伤的治疗与护理相关知识。作为融合课程,其内容主要源于《内科护理》和《外科护理》课程内容,课程开设以来,虽然在外在形式上已融合为一门课程,但在授课内容等方面仍存在诸多分离,且课程标准、课程资源也存在诸多不统一。

为切实做好《成人护理学》课程的深度融合,推进成人护理课程内涵建设,护管学院朱爱勇院长和周英华、王小兰、陆秋云三位课程组长牵头组件课程建设工作小组,带领课程组全体教师完成了课程的进一步改进。

一、重组团队结构,实现个人成长团队发展共赢  

课程组召开了所有参与《成人护理学》课程授课的主讲和辅讲老师,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广泛征询课程组所有教师的意愿,根据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成人护理学》课程组进一步优化了教学团队,综合教龄、专业背景等因素组成了3个亚课程团队。重组后的教师队伍将分别负责课程不同教学内容的教育教学及课程建设,让教师教授及研究的教学内容更聚焦,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二、达成理念共识,凝聚全员力量参与课程建设

针对《成人护理学》课程开课至今,部分教师对课程融合仍存在的一定的困惑和犹豫,朱爱勇院长为课程组专题介绍了《成人护理学》课程融合的意义:一是护理专业原有的“内、外、妇、儿”学科体系下的专业课程体系,将患者主要以大型医院的疾病科室进行分类,已不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大健康”背景下,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护理需求变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将聚焦于培养学生在“全方位、全周期、全场景”的照护背景下,具备“会沟通、会评估、会计划、会实施、会宣教、会反思”照护能力。二是临床分科及分科细化趋势或者护理的专科化发展在不同等级医院及国内不同地区发展并不均衡,我校作为面向全国招生的院校,学生就业方向并不局限于一线城市三级医院,完全匹配医院岗位无现实意义,岗位适应性可以通过见实习环节予以改善。三是作为护理专业学生的上岗证考试--护士资格考试,该考试中内容以系统安排内容,并未体现内外科。经过深入交流全体教师达成了理念共识并就下一步如何深入融合进行了热烈地讨论,纷纷建言献策。

三、优化顶层设计,扎实分步推进课程改革

课程组在充分收集了目前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后召开多次研讨会,将以应用性高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认证要求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为依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开展课程建设。与此同时,制定了下一步工作的具体思路: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调课程思政学习,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以研促教,进一步推进教科研工作,课程建设须使教育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边科研、边建设,以建设拉动科研,以科研促进建设。二是扎实推进教学资源质量建设。进一步修订完善课程相关的课程教案、课件、习题、实验指导书、资料库等课程基本资源建设;进一步优化在线课程教学平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广泛共享,增强在线师生交流互动。三是探索尝试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继续推进教学模式和方法的优化改革,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PBL、CBL、TBL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与学的效果;更新教育观念,深入研究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合理有效调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四是促进教学评价客观多维。优化多元化手段以及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自评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考核评价体系,培养学生思维、分析、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借助于考核进一步提高护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从“应试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转变,尝试更客观更多维的评价手段,科学检验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