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会】护管学院学生党支部党员引领交流系列活动

发布者:护管学院发布时间:2021-11-18浏览次数:191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弘扬“守初心、担使命”的精神旗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护管学院学生党支部于2021年10-11月开展了四场党员引领交流活动,分别以“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解读西柏坡精神”、“中国人民志愿军”以及“一个党和一座山的故事”为主题。


第一场学习会

主讲人:齐雪

主讲人介绍:中共预备党员,19级护理(本科)3班班长,任护管学院学生党员工作站宣传部部长,拥有较多的工作经验,荣获校优秀团员,校优秀学生干部,学生工作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成绩优良,连续两年获校一等奖学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预备党员齐雪于2021年10月14日于北苑6号楼302会议室开展了以“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为主题的学习会。

齐雪同学带领大家梳理了毛泽东同志所提出的“为人民服务”,从一个概念的提出到形成著名篇章,再到写入党章的历史过程,使大家更加理解党的执政宗旨,领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她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介绍:(一)“为人民服务”从提出到写入党章(二)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重要论述(三)牢记初心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践行党的宗旨,必须真信真懂“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毛泽东同志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为群众服务,这就是处处要想到群众,为群众打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要信群众。人民群众是共产党人的衣食父母,是最亲的亲人。共产党员要始终信任群众,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新时代,人民群众都是推动时代进步的力量。二要懂群众。共产党人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只有人民的利益,要坚持以百姓之心为心,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努力把民生实事办实办好。三要靠群众。人民群众是共产党人永远的靠山。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只要万众一心,定能众志成城、富民强国,实现伟大复兴。

通过学习会,齐雪同学最后提出:人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每位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时间只有短短几十年,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境界,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二场学习会

主讲人:赵婉婷

主讲人介绍:中共预备党员,19级护理(本科)1班,任护管学院党员工作站组织部干事,曾任护管学院志愿者基地负责人,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获浦东新区周浦风采十佳最美志愿者、校二等奖学金、校三好学生、校社会工作奖等荣誉。

全党同志要不断学习领会“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使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的重要讲话

预备党员赵婉婷于2021年10月21日在北苑6号楼303开展了以“解读西柏坡精神”为主题的学习会。

赵婉婷同学带大家回顾了西柏坡精神形成的历史条件,并指出:西柏坡精神蕴含着深厚的为民情怀。1947年7月至9月,全国土地会议在西柏坡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草案)》,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解放区迅速开展,亿万农民第一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耕者有其田”的千年理想变成了现实。获得土地的农民积极支援解放战争,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陈毅同志曾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通过西柏坡精神的时代价值,赵婉婷同学指出:作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升华,西柏坡精神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情怀和执政理念。“两个务必”提出70多年来,正是因为党始终强调和坚持“两个务必”,我们党才能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团结带领人民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要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就要靠全党同志保持头脑清醒、坚持“两个务必”。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通过此次学习会,赵婉婷同学最后提出: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传承并发扬西柏坡精神,不能骄傲自满、止步不前,要继续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继续艰苦奋斗、锐意进取,昂首阔步走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



第三场学习会

主讲人:何梦绮

主讲人介绍:中共预备党员,19级护理(本科)3班团支部书记,现任护管学院党员工作站学习策划部部长、校红色驿站办公室部员,获得上海市2020年度“从石库门再出发”主题征文二等奖,第四届上海市高校学生理论宣讲微课优胜奖,2019年度校优秀团员,连续两学年获得校二等奖学金。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战歌,在彭德怀司令员的指挥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让我们一起翻开历史,去重温当时志愿军战士的英勇、豪迈,能打仗、打胜仗的钢铁意志和坚强信念。

2021年10月28日,何梦绮同学以电影《长津湖》做引入,从“抗美援朝大事记”、“抗美援朝的意义”和“革命先烈的事迹”三个方面讲述,为同学们介绍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由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上甘岭战役、朝鲜停战协议四个故事,引申出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军人第一次出国作战,正因为志愿军战士们的浴血奋战才得以保卫了祖国的领土安全,同时,这场战争也打出了我国的国威和军威,提高了国际声誉,使敌对国家再不敢对新中国发起挑衅。”

最后,通过对杨根思、许家朋、邱少云、黄继光、伍先华烈士的事迹再回顾,讲述了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通过本次学习会,何梦绮同学分享——在和平年代成长的我们应铭记这段历史,以他们为榜样,时刻以祖国的强盛为己任,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为中国的发展和壮大作出自己的贡献,保持“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



第四场学习会

主讲人:杨思仪

主讲人介绍:中共预备党员,19级护理(本科)4班班长,任护管学院党员工作站组织部干事,有较多的工作经验,获校“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2021年“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三等奖及其他多个奖项。学习上曾获校二等奖学金、校三等奖学金。

七月的盛夏,红色气质席卷全国,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了,红色气质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气质要从一座山讲起,这座山就叫做“井冈山”。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井冈山也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浑身都散发着红色气质。

预备党员杨思仪于2021年11月4日于北苑6号楼303开展了“一个党和一座山的故事”为主题的学习会。

杨思仪同学从什么是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大学生该如何传承井冈山精神三方面进行了解读。她指出:“我们大学生第一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积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二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用知识武装自己,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要坚定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切实履行政府的政策。另外,我们青年大学生应树立远大理想,为自己的人生各阶段树立目标,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实现自己的一个个目标,为了理想而奋斗,为了美好未来而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